
(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)
1934年12月1日傍晚,廣西興安縣界首湘江渡口水流湍急,包括毛澤東、周恩來在内的中央紅軍軍委縱隊在敵人的炮火中奮力渡過湘江。但此時,擔任中央紅軍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三十四師,還被阻隔在湘江以東。

(道縣浮橋遺址)
幾天前,軍委縱隊離開湖南道縣向湘江渡口行進,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奉命留守原地,堅決阻擊尾追之敵。臨别前,軍團首長叮囑三十四師年輕師長陳樹湘,一定要把幹部組織好,要把戰士們安全帶回來。陳樹湘熱淚盈眶,和戰士們一起高喊“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!”

(紅軍第5軍團34師師長陳樹湘,2009年被評選為“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”。)
電影《血戰湘江》:
陳樹湘:如果一個團、一個營、一個連隻剩下一個人,也要和陣地共存亡。大部隊不能順利渡過湘江,就是我們三十四師的恥辱!
戰士:“是!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!”
陳樹湘:準備戰鬥!
這一戰,紅五軍團三十四師6000餘人全軍覆沒,史稱“絕命後衛師”。師長陳樹湘受傷被俘,在被敵人擡至長沙領賞途中,陳樹湘乘人不備,忍着劇痛從傷口處掏出自己的腸子用力絞斷,壯烈犧牲,時年29歲。

(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)
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,這一戰最終換來紅軍戰略方向的徹底改變。一個月後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劃時代的遵義會議,中國共産黨和工農紅軍曆史上的偉大轉折從此開啟。